辣椒疫病的发生原因,土壤或病残体上面的病菌会向外传播
病因:连年重茬、种植密度过大、偏施氮肥、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施加不足、通风透光条件较差。
农业防治:前茬作物收获后,及时清洁田园并将残株杂草带出田外焚毁。与豆科作物实行轮作。选择抗病能力强的辣椒品种,播种前高温闷棚。
化学防治:播种前对土壤及种子消毒,发病初期需拔除病株,然后喷施25%阿米西达1500倍液或10%世高1500倍液防治,或采用烟熏法或喷粉法防治。
一、辣椒疫病的发生原因
1、土壤或病残体上带有越冬的病菌(卵孢子、厚垣孢子),条件适宜时病菌会通过雨水、灌溉水等媒介传播至茎基部或近地面的椒果上,从而引发病害。
2、病部会产生孢子囊,孢子囊可通过雨水进行传播,或重复侵染植株。出现中心病株后(露地种植时一般在6月份上旬出现,在保护地内种植时通常会在4月份上中旬出现),通常经过7天左右便可将病害扩散至全田。
3、浸泡在水中(雨水淹没、大水漫灌)的茎、叶、果实容易严重发病。
4、连年重茬、密度过大、偏施氮肥、磷钾肥不足、缺少微量元素、通风透光条件较差的田块,发病一般情况较严重。
二、辣椒疫病怎么防治
1、农业防治
(1)清洁田园:前茬收获后,及时清洁田园,将清出的辣椒残体带出棚外烧毁或深埋。
(2)轮作换茬:与豆科作物轮作,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耕作。
(3)种子处理:选用抗耐病品种,并在播前采用高温闷棚方法消毒杀菌。
2、化学防治
(1)土壤处理:播前深翻土壤,每亩撒施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~3kg,或每亩施五氯硝基苯1kg。
(2)种子消毒:52℃温汤浸种30分钟或10%适乐时水剂浸种12小时。
(3)发病初期防治:发现病株后,不能立刻浇水,否则将加速病害的发展,应首先将重病株拔除,带出棚外处理,再进行喷雾及灌根处理。用25%阿米西达1500倍,或10%世高1500倍,或72.2%普力克水剂600~800倍,或77%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~500倍,或绿乳铜600~800倍,灌根或喷雾。
(4)烟熏法或喷粉法防治:阴雨天尽可能用烟熏法或喷粉法防治,用45%百菌清烟雾剂250~300g/亩,或5%百菌清粉尘剂1kg/亩/次,既能防治病害又可降低棚内湿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