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莓花坐果和没坐果的区别,坐果后花冠会脱落
蓝莓花坐果后,花冠脱落且果实不断膨大。若蓝莓花没有坐果,则花形完整,无果实生长,并逐渐脱落。因此可通过观察蓝莓的花朵形态来判断坐果是否成功。
开花结果期处理:蓝莓开花结果后,需及时疏去生长瘦弱、发育不良的花芽和果实,并疏除过密花芽。

一、蓝莓花坐果和没坐果的区别
蓝莓花坐果后花冠会脱落,并且果实在不断膨大,若是蓝莓花没有坐果,花朵形状完整,没有果实生长,在后期生长过程中会慢慢脱落,判断蓝莓花是否坐果主要观察花朵的形态。

二、蓝莓开花结果时如何修剪
蓝莓树开花结果后,要将植株上生长瘦弱、发育不良的花芽和果实摘掉,并且要把浓密的花芽疏除,否则会影响蓝莓的果实质量,导致果实细小。

三、蓝莓怎么养护
在养殖蓝莓的过程中,要为其提供全天的光照,使枝叶接受阳光照射,并且蓝莓在开花期间需水量大,要间隔1个星期往土壤中灌一次水。

四、蓝莓的授粉方式
想要蓝莓授粉,可以在果园放入蜜蜂、昆虫等,若是没有昆虫传粉,需要在一个晴朗有微风的下午,用力的晃动枝干,使花粉掉落,从而帮助蓝莓完成授粉工作。

五、蓝莓花叶病如何防治
1、发生症状
(1)花叶病顾名思义就是危害花叶的病害,发病是一个或多个枝上的叶片出现粉色、黄色或黄绿色花斑以及红色条纹,还会出现斑点和环状枯萎,优势也会成紫色的病斑。

(2)在结果后也会侵染果实,导致果实出现表面出现病斑,导致果实生长缓慢或形成僵果,极易脱落,果实在成熟后质量也会极差,减产在15%左右,不及时防治,减产可能会更加严重。

2、传播途径
(1)该病并不是每年都会发生,可能和光照强度和田间通透性有关,它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依靠厘米的蚜虫和带病毒的苗木和土壤传播。

(2)病毒潜伏在苗木体内,当植株生长到一定程度时,病毒开始发作,并通过土壤和水流传播此病,导致区域内的植株感染此病,尤其在蚜虫爆发期,蚜虫在吸食带病毒的植株的汁液后,身体内会潜伏病毒,在吸食其他植株时,病毒就会通过它进行传播。

3、防治措施
(1)为了有效的控制此病的发生,在种植前要对于地块进行处理,及时清理病残株和杂草,翻土整地后,做好消毒工作。

(2)种植时要选择生长强健、抗病力强、无病害的幼苗,种植后加强田间管理,增施肥料,提高抗病力,适当修剪,保持田间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性,减少发病几率。

(3)防治是有效的利用杀虫剂喷洒蚜虫,控制蚜虫数量,切断传播途径,对于发病植株轻的可修剪掉发病植株,喷洒药剂,而发病较重的植株可拔除,带出园间,并对病穴做好消毒工作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