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葵的产量如何提高,首先要选择好优良品质
品种选择:将适应当地环境、符合市场需求的高产品种作为种植对象。
种植时间:以春季为宜,南方地区适合在3月份播种,北方地区适合在5月份播种,沿海地区适合在4月份播种。
调整密度:按照35-40厘米×40-50厘米的株行距进行移栽,根据土壤的肥力将种植密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。
合理疏枝:株高达到30厘米时,摘除植株顶部的心叶,剪除过密枝、徒长枝等。
一、秋葵的产量如何提高
1、品种选择
(1)秋葵并不是我国本土的蔬菜,所以目前我国秋葵的品种并不是非常多,所以在选择品种上还是比较简单的。
(2)为了提高秋葵的产量,那么我们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适合我国当地种植的秋葵品种,其次就是看哪个品种的产量高,哪个品种的品质高,然后在这中间选择当前市场上经济价值最好的秋葵品种进行种植。
2、种植时间
(1)秋葵种植的时间对秋葵产量的影响也是很大的,种植过晚或种植过早,都会造成秋葵减产。秋葵最好是进行春播,但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比较大,南方最好是在三月份种植,北方最好是在五月份种植,而沿海地区则最好是在四月份种植。
(2)合适的种植时间,秋葵的出苗率和成活率更高,而且生长的更好,后期的产量也更高。
3、调整密度
(1)秋葵种植后要想高产的话,我们还需要将种植的密度进行调整。首先就是要确保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,其次就是要保证有恰到好处的通风和透光性。
(2)那么秋葵种植的行间距我们最好是保持在四十到五十厘米,而株间距最好是三十五到四十厘米,根据所选择的种植地的肥沃程度来合理定植。
4、合理疏枝
(1)枝叶整理和植株的调整这对提高秋葵的产量也是很有效的。在秋葵生长到三十厘米高的时候,我们就需要将它顶部的心叶摘除,促进分枝的生长。如果秋葵的分枝太少,那么产量自然就不会非常高,由于它的结果枝很少。
(2)在促进分枝生长的过程中,还需要适当的调节株形,同时还需要控制分枝的数量,对生长过密的或长势弱的分枝以及徒长的分枝进行整理。其实简单的来说,就是要合理的控制各枝之间的通透性,提高结果率。
5、科学追肥
(1)秋葵是一种深根性植物,它对养分的吸收能力非常强,需要大量的养分。如果土壤的肥力不充足,那么就会造成植株矮小,营养不良,严重影响秋葵的产量。
(2)由于土壤的肥力不足,那么养分被根部吸收之后,主要是促进根部的生长,没有办法将养分供应到枝叶,更别说开花了。所以我们在施肥的时候一定要施足,如果没有足够的量,那就等于白施。
二、种植秋葵的注意事项
1、温度
(1)黄秋葵喜温暖、怕严寒,耐热力强。当气温13℃;地温15℃左右,种子即可发芽。但种子发芽和生育期适温均鸯25-30℃。
(2)月均温低于170C即影响开花结果;夜温低于14℃,刚生长缓慢,植株矮小,叶片狭窄,开花少,落花多。
(3)26-28℃适温开花多,坐果率高,果实发育快,产量高,品质好。
2、水分
黄秋葵耐旱、耐湿,但不耐涝。发芽期土壤湿度过大,易诱发幼苗立枯病。结果期干旱,植株长势差,品质劣,膻始终保持土壤湿润。
3、光照
黄秋葵对光照条件尤为敏感,要求光照时间长,光照充足。应选择向阳地块,加强通风透气,注意合理密植,以免互相遮阴,影响通风透光。
4、土壤营养
(1)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较广,不择地力,但以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较宜。肥料在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,中后期需磷、钾肥较多。
(2)但氮肥过多,植株易徒长,开花结果延迟,坐果节位升高;氮肥不足,植株生长不良而影响开花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