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黄632大豆种子介绍
幼苗:叶片绿色,下胚轴紫色。
播种期:5月上、中旬。
密度:亩保苗株2~2.1万株。
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大豆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≥10℃活动积温2200℃以上早熟区种植。
一、中黄632大豆品种基本信息
1、审定编号:蒙审豆2024009号。
2、作物名称:大豆。
3、品种名称:中黄632。
4、申请者: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、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。
5、育种者: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、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。
6、品种来源:登科11×登科5号。
7、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大豆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≥10℃活动积温2200℃以上早熟区种植。
二、特征特性
1、幼苗:叶片绿色,下胚轴紫色。
2、植株:株高87.8厘米,披针叶,紫花、灰色茸毛、亚有限结荚习性、主茎14.6节,分枝0.3个。
3、荚果:荚果弯镰形、荚成熟时褐色。
4、籽粒:黄色种皮、黄色脐、籽粒圆形、百粒重19.6克、无光泽。
5、生育期:118天。
6、品质:2022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,籽粒粗蛋白质含量39.48%、粗脂肪含量20.79%,蛋白质粗脂肪之和60.27%。
7、2023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,籽粒粗蛋白质含量38.77%、粗脂肪含量21.00%,蛋脂之和59.77%。
8、抗性:2022年吉林省农科院人工接种进行抗病虫鉴定:中感(MS)灰斑病1号和7号混合小种,加权值7.20。
9、中感(MS)大豆花叶病毒SMVⅠ株系,病情指数40.00。
10、感(S)大豆花叶病毒SMVⅢ株系,病情指数60.00。
11、2023年吉林省农科院人工接种进行抗病虫鉴定:中感(MS)灰斑病1号和7号混合小种,加权值8.00。
12、中感(MS)大豆花叶病毒SMVⅠ株系,病情指数42.00。
13、感(S)大豆花叶病毒SMVⅢ株系,病情指数60.00。
三、栽培技术要点
1、播种期:5月上、中旬。
2、密度:亩保苗株2~2.1万株。
四、产量表现
1、2021年参加内蒙古早熟组第一年区域试验。
2、6点汇总6点增产,平均亩产173.0公斤,比对照登科1号增产7.5%。
3、平均生育期120天,比对照登科1号晚熟2天。
4、田间灰斑0级、霜霉0级、花叶0级,倒伏0.7级。
5、紫斑粒0.5%、褐斑粒0%、霜霉粒0%、虫食率1.5%、其它粒率0.6%。
6、2022年参加内蒙古早熟组第二年区域试验。
7、增产点比例86%,平均亩产200.9公斤,比对照登科1号增产2.2%。
8、平均生育期116天,比对照登科1号晚熟2天。
9、田间灰斑0级、霜霉0级、花叶0级,倒伏2.0级。
10、紫斑粒0%、褐斑粒0.1%、霜霉粒0%、虫食率1.6%、其它粒率0.6%。
11、2023年参加内蒙古早熟组生产试验。
12、增产点比例86%,平均亩产205.3公斤,比对照登科1号增产4.3%。
13、平均生育期119天,比对照登科1号晚熟1天。
14、田间灰斑0级、霜霉0.3级、花叶0级,倒伏0.9级,虫食率1.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