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黄如何栽培,适合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
姜黄栽培需种在排水良好、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,还需温暖湿润的气候,在种前翻耙土地2-3次,整畦作畦,施足基肥。
按株距25-33cm、行距33-40cm种植姜黄,每穴放3-5个姜种,覆盖细土2-3cm,喷施新高脂膜保墒防水分蒸发,苗高10-13cm时首次追肥,后续在处暑、白露前施肥,适时给姜黄浇水并喷施药材根大灵促进根茎膨大。
一、姜黄如何栽培
1、栽培姜黄的土壤以排水良好、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佳,宜温暖湿润的气候。通常无需深耕,在种前将土地翻耙2-3次,要整平作畦,施足基肥。
2、用根茎繁殖,栽种期在陕西、四川等地,多于夏至前后,浙江地区在清明节前后,按株距25-33cm、行距33-40cm开穴,每穴放入姜种3-5个,覆盖细土2-3cm,用新高脂膜600-800倍液喷施土壤表面,可保墒防水分蒸发、保温防冻、防晒抗旱、防土层板结,窒息和隔离病虫源,栽后约20天左右即可出苗。
3、苗高10-13cm时要用稀人粪追肥首次,第二次追肥是在处暑前后,第三次是在白露前3-4天,适宜用饼肥及草木灰,在每一次追肥前,需要先锄草、松土。在干旱少雨时,需要在早上或是夜晚浇水,让苗叶可以正常生长,并适时的喷施药材根大灵,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(营养)向根系输送,提高松土能力和营养转换率,使根茎快速膨大,药用含量大大的提高。
4、姜黄容易发生根腐病,发病的初期侧根会呈水渍状,后黑褐腐烂,并向上蔓延导致地上部分的茎叶发黄,最后全株萎死。防治方式是将病株挖起烧毁,病穴撒上生石灰粉消毒;雨季注意加强田间排水,保持地下无积水;发病期灌浇50%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;植株在11-12月自然枯萎时及时采挖,避免块根腐烂造成损失。
5、姜黄在幼苗期会出现地老虎、蛴螬等害虫,咬食植物的须根,使块根不可形成,降低产量。防治方式是清晨人工捕捉幼虫;每亩用90%晶体敌百虫100克与炒香的菜粒饼5千克做成毒饵,撒在田间诱杀,或每亩用25%敌百虫粉剂拌细土15千克,撒于植株周围,结合中耕,使毒土混入土内。
二、姜黄有几个品种
1、姜黄的种类较多,常见的有白姜黄、春姜黄、秋姜黄、紫姜黄、黄姜黄、红姜黄等。
2、而按中药入药功用则分为姜黄、郁金、莪术等,姜黄含有1000多种微量元素,主要成分姜黄素对多种疾病都具有一定的疗效或预防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