蝎子的喂养方法,傍晚喂食可增加摄食量
饲料:主要包括有蚯蚓、地鳖、蟋蟀、蚂蚱、舍蝇、黄粉虫、猪肉、鸡肉、蛙肉、麻雀肉以及人工配制饲料。
喂食时间:一般在天黑之前进行投喂,投喂前2小时左右先饮水。
喂食数量:每次投喂量以刚好吃完为宜,切忌过度投喂,导致饵料残余严重。
注意事项:合理搭配投喂饲料,切忌投喂饲料单一,同时饲料需干净、无腐烂变质现象。
一、蝎子的喂养方法
1、饲料
(1)主要饲料是蚯蚓,这是蝎子爱吃的,喂食时要用开水烫死后切断了喂。
(2)蝎子是肉食性动物、喜欢吃软而多汁的虫子,可以喂食多种小昆虫。比如地鳖、蟋蟀、蚂蚱、舍蝇、黄粉虫。
(3)蝎子常食的肉类有猪肉、鸡肉、蛙肉、麻雀肉,这些营养饲料适合蝎子。还有配合饲料,麸皮、面粉、糖之类的加工饲料。
2、喂食时间
(1)具体一天中的喂食时间就是天黑之前,在喂食之前两个小时先喂食水,之后再给蝎子喂食。
(2)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是由于蝎子白天潜伏,晚上出动。这样傍晚喂食,蝎子会吃的多一些。
3、喂食数量
(1)投喂虫子数量比较多,高蛋白的虫子是主要饲料,土元之类的不多汁不柔软的只能做补充使用。
(2)一次喂食不要过量,如果吃不完残留在里面,腐烂后有气味,再投放到那个地方的食物就不吃了。投喂量要刚好是投喂以后刚好被吃完,不剩就好。
4、注意事项
(1)注意喂食饲料多样配合,不要单一饲料;或者就是喂食饲料要是干净的、无腐烂的新鲜多汁的虫子。
(2)蝎子养殖就是要注意特别关照怀孕的母蝎子,喂食注意精细为喂食。蝎子只能有一定变温能力。最好还是恒温养殖。同一养殖池里养殖同样规格的方便喂食。
(3)蝎子主要是吃小虫子来补充生长营养,怀孕的蝎子需要有营养的饲料。搭配的粮食饲料类的,主要就是一个辅助食物。但是平时。喂养要配合,感觉比较丰富营养。
二、蝎子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
1、斑霉病
(1)斑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,发病时蝎子的胸、腹、背部出现黄褐色的的霉斑,并在短时间内扩散生长,隆起成块。蝎子在染病后骚动不安,随着病情的发展,变为呆滞,静止不动,食欲不佳或不进食,生长停止,如不及时治疗,会致死。
(2)首先要控制好养殖环境的温湿度,使其处于蝎子适宜的生长状态,另外还要注意养殖密度,养殖密度过大会引发多种病害,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,投喂时要确保饲料的新鲜性,不要投喂腐败、霉变的饲料。
(3)发病后及时将病蝎隔绝,避免传染给健康的蝎子,造成不必要的损失,再用四环素O.5克加水5OOml,泡沫吮吸或喷雾蝎体治疗。
2、黑腐病
(1)黑腐病的主要发作原因是饲料的变质、腐败以及饮水污染,发病时病些腹部成黄色,腹部肿胀,行动不便,活动力减弱,食欲不佳,病重时腹部出现黑色腐败型溃疡,还会流出黑色黏液,编程短,死亡率高,病发后在短时间内死亡。
(2)确保饲料和饮水的干净清洁,定期对饲养用具进行清洗消毒,避免病菌通过这个途径传染进入蝎体,病死蝎要及时清理,带出养殖环境,养殖场地的瓦块和泥土要消毒或更换,再用土霉素0.5克加水500ml溶化喷雾或吮吸。
3、拖尾病
(1)拖尾病从名字可看出,它在发病时病蝎的尾部会下垂拖在地面,发病的原因也是由于饲料和养殖环境引起的,长期投喂脂肪含量较高的饲料或者养殖环境过于潮湿都应引发此病。发病时病蝎精神不振,行动迟缓,腹尾部下垂,肢节肿大,有黏液流出。
(2)防治方式是减少饲料中的脂肪含量,以及调节养殖环境的温湿度,发病时可用大黄苏打片1克细粉末拌麸皮饲喂。
4、螨虫
(1)螨虫是一种寄生虫病,它依附在蝎子身上,不断的吸食营养,大量的繁殖,病蝎脚须和胸腹出现黄褐色点状霉斑,行动困难,最后消瘦而死。
(2)防治方式同样做好温湿度的调控,在做好环境的卫生是预防此病的关键,发病时用生百部250克,加水2千克煎浓汁喷雾于蝎体和窝内,或者用石灰粉液喷洒蝎体或蝎窝,再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喂食至痊愈。